淡泊以明志 雅趣见生活——李东星笔下的人物画
文/闫春玉
李东星和同时代的画家一样,都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探索之路,真诚的、脚踏实地的植根于传统,不断探索,深入研究,由内而外上下求索。因此,他的作品以敏锐的观察力,流畅而夸张的艺术语言,以及浪漫且诗意的笔调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
耕耘不辍演绎多彩人生
李东星七十年代初出生于宁夏中卫县宣和乡一个叫做陆家桥的小山村里。很小的时候,受奶奶的影响,李东星就对画画表现出相当高的兴趣。那时候农村生活很清苦。李东星的父亲在黄河北边60里外的城里上班,妈妈是村上小学里的民办教师,平日家里就剩下年迈的奶奶带着他和弟弟。奶奶手巧,能用剪刀随意剪出许许多多好看的图案,村里的裹脚老太太喜欢在鞋上绣些花纹或做个大襟布衫什么的,就免不了要找奶奶。李东星因此很崇拜奶奶,经常试着用黄胶泥块在院里接雨的水泥板上涂鸦,漫无天际画上村口的驴、田里的麦子、屋檐下的燕子……
父亲看他喜欢画,就在自家院墙上用泥灰抹光了一块,涂上黑墨汁做成一块小小的黑板供他画。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李东星用妈妈带回的粉笔头在小黑板上精心描绘认知的世界,画了擦掉,擦掉了再画......
后来有机会去城里念书,接触到美术课,李东星在绘画上的聪慧就显露的很突出。每逢学校举办墙报,他总是被老师请来作画。上初中时,李东星的一组黑白画作品获了奖,当年的《宁夏青年报》还破例连载了他的一组作品。《宁夏日报》《银川晚报》也曾多次刊载了当时还只是个中学生的李东星的美术作品。
初中毕业后,他上了一所美术职业高中,系统的学习了素描、速写、色彩。
天道酬勤,89年李东星顺利考入宁夏师范专科学校美术系,从此与画画结下不解之缘 ……
在师专求学期间,李东星举办了“东星黑白画画展”,毕业创作的国画《那年秋》亦被学校收藏。这是青年李东星最值得记忆的日子。
1992年李东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并未学有所用,而是进了他非常陌生的银行系统,此间,那双本用以艺术创作的双手在重复着简单而机械的劳动——点钞。他的画笔也几乎尘封了六年。应该说,李东星的“艺术世界”在他大学毕业后就丢了,此间,每当某种艺术冲动悄然来临时,他却只能忙于应付工作而无暇拿起画笔,对他来说,这是一种折磨。这六年对一般人来说,不过是工作经验或人生阅历的积累,而对李东星来说,艺术人生几乎等于荒废。
1998年底,李东星毅然辞去了银行的那份令人艳羡的待遇优厚的工作到正在酝酿之中的《新消息报》。这个举动在当时看是需要勇气的。然而,他要为自己的理想负责,为自己的快乐负责,做一名画家是李东星自小就有的理想,画画也一直是他引以为乐的事,干一份自己爱好的工作自然也是一种享受。
他到《新消息报》的想法很简单,找回曾经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从那时起,他仿佛找到了自己的天堂。也许是那些与画画不能时时面对的日子让他太压抑太郁闷!一经走出束缚,那积蓄已久的能量如火山一样喷发,他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不羁奔跑,而且不知疲倦......
《新消息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李东星的作品也被许多读者喜爱。给报刊配插图、配漫画是李东星的主要工作。他笔下的那些插图和漫画,寥寥数笔,人物惟妙惟肖,生动传神,手法夸张,笔意洒脱,真是文字的点睛、延伸和扩张。它们有些时候比文字来得更为直接、犀利、诙谐和痛快。曾有一度时间,署名“东星插图”、“东星漫画”的插图、漫画几乎遍及了宁夏所有知名报纸杂志,数量之多令人匝舌。
在报社期间,李东星还主持《新消息报》每周一期的书画专版“聚艺堂”,大量稿件都是他自采自写。写艺术评论是件很劳神的事情,而在李东星看来,却是一个学习和提高过程。2007年,李东星文集《墨宝星魂》由宁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公开发行,正是他勤劳智慧的结晶。该书图文并茂,集中收录了李东星撰写并发表《新消息报》上的近20万字的艺术评论、艺术随笔。该书满腔热情一举推出了区内外上百名书画界知名人物,突出地评价了每位艺术家的独到之处,既评书画又品人,仿佛在展现一个个艺术成功的例证。
《墨宝星魂》诚恳负责地为宁夏书画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尤其是立足本土文化,彰显政策阳光,讴歌新生事物,针砭不良现象,刻满着从艺为文的正义感和责任感,透视了书画艺术的精神和灵魂,突出表现书画家对真善美的追求,率直地表达了李东星对书画真谛的理解感悟,对书画界不良风气的讽喻鞭笞,对书画事业发展的建言献策,极力弘扬圣洁崇高的书画精神和灵魂。
李东星是一个勇于挑战自我的人。2003年,他和一些画家朋友自发在银川组建了画家村,与来自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年轻画家们在一起交流心得,切磋技艺。2004年,李东星报考了中国画研究院首届杜滋龄高级研修班。在京期间,他潜心学习,如饥似渴,绘画水平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2009李东星被借调到中国国家画院工作,他先后参与了《中国美术报》的创刊、 “中国风格•时代丹青”—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 “写意中国”—中国国家画院2010大写意国画邀请展、 “东方欲晓”—2010中国•东盟美术作品展暨高峰论坛、 “写意精神”—新安画派古今中国画创作高峰论坛暨学术邀请展、“中国国家画院建院30周年”等重大活动。他把每次活动都作为提高自己的难得机会,勇挑重担、历练自己,并得到国家画院的表彰奖励。
2012年,李东星考上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研究生,同年考入宁夏书画院。
一路走来,对于自己的成长与经历,李东星说,艺术的道路是艰辛的,作为一个追梦者,他奋斗过,也收获了,最重要的是,他从来没有停止过追逐卓越的脚步。
神写心凝铸就咫尺之间
艺术创作无从凭空而来,是人们的精神折射和生活反映。李东星热爱自己的家乡,熟悉他们、了解他们内心世界的同时,折服于他们美的心灵和坚韧的品质,并把这种真情凝铸在他的咫尺方寸之中。
李东星回忆,在中国画研究院深造期间,杜滋龄老师经常对自己讲,作为画家,不要总盯着宏大题材,要着眼于自己最熟悉最感动的事物,才有可能感染他人。正是秉承着这样的艺术理念,李东星在自己生活的土壤中扎下了很深的根,创作基调中确立了自己作品的精神指向,也确立了他的水墨画既有别于传统,也不刻意追求现代的独特风格。虽都算不上大主题、大制作,却难得有一种清纯明丽的风格和耐人寻味的意趣。
艺术创作不同于对事物的简单描摹,艺术家要把自身对事物的感悟与认知融入到作品中,才能呈现出自身的思想和原创的精神风貌。李东星始终真诚于内,表现生活,创作的大量的民俗风情类人物画,表现形式粗砺夸张,洋溢着快意而浑朴的气质,富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深刻的艺术感染力。他的水墨画作品从最早的《走出西海固》《大山歌》到《宝丰集市》《闽宁镇的晌午》等,其画面无不充溢着一种疏岩磊落的雄放之气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在他的人物画创作中,还有一部分不能忽略,那就是他的高人逸士。在其笔下,对弈的、抚琴的、饮酒的、游春的文人雅客们各具情态,散发着一种舒畅、恬静悠然的情趣,这或许是他借绘画抒发怀古人之幽思,以诗情画意写真情的一种宣泄情感的需要吧。他恪守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执著追求,重视笔墨的趣味和写意风神,让人物的情感自然流露,恣情飘逸,笔墨浑厚又不失灵动,格调高雅,韵味隽永,抒发自己清高拔俗的情趣和性灵。
张大千曾说:“画人物,最重要的是精神,形态是指整个身体,精神则是内心的表露,在中国传统人物画法上,要将感情在脸上含蓄的现出,才会让人看了生出内心的共鸣。” 在绘画实践中,形似易,神似难,李东星之所以能创造出极富个性的写意人物画佳作,主要是得益于善学悟道,广博的文化修养以及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
他喜欢在绘画过程中与自己心灵对话,善于在身边寻常事物之中捕捉美,在他的作品中,看不到隐晦、低沉与失落,充溢着的是满纸的平和、积极与向上之气。他用艺术家的眼光观察记录下生动的细节,同时融入了时代气息与自己的情感温度,凸显着艺术家的价值判断与态度,让我们沉浸其中。
笔魂墨韵秉承人文关怀
中国人物画源远流长, 风格多样,有的精妙剔透赏心悦目, 有的温文而雅恬淡素净, 有的或风流潇洒, 或落寞幽怨,或磅礴大气……是画者对生活体验的人生感受,它包含着画家的审美志趣、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
李东星在创作中喜欢挖掘画中人物身上特别有趣的东西,比如在淳朴的民俗前提下,表达人物形象时更要表现出其睿智的情愫一面,还有畅快伶俐的鲜活,让观者感觉到生动的笔墨情趣。在他的画面里,哪怕是一些懒懒散散的,随心随遇的状态,都掺杂了一丝浪漫气息,带着一种醇厚散淡、自然平实之感,完全不同于传统文人画的情调,令人记忆犹新,余味回甘。
现实生活中李东星是一个非常时尚的人,但他创作的大多题材却都取材于市井民俗,表现的也都是粗头乱服的普通寻常百姓。他说这可能源于自己小时候在农村生活的烙印太深吧,每每画到那些朴质的面容,他的内心就异常的宁静与平和。
中国画是对象的个性、气质相关的生命律动与绘画者才情、智慧、精神美两者的统一,表达的是自己内心对这个世界的一种关照,似与非似之间的那种状态,是触动你内心、触动你的精神,也是艺术升华之后的魅力,这些在李东星的作品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李东星努力为自己营造一个“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宁静天地,这是一种心情,说洒脱些是他的一种风格的表达,这样也会有一种如释重负般的解脱和轻松,从而会产生一种宁静淡泊的心灵愉悦。作为一个画家,不能回到过去,穿越到古代,但是可以从作品里传达自由的人生意境,其中的韵味总是能让人不断品味、反复回味,其作品的意义也就油然而生。
风起漫漫,唯上下求索为快。李东星以朴实、真挚的心态去描绘他所钟情的人物,既展现了他特有的艺术风采,也映射出了他关注现实、关爱生命的一腔热血。他的人物作品不以张扬而强悍的形式抓取人的眼球,而是以和谐舒缓的节奏抒写真情,我们能够感觉出他深厚的艺术造诣,以及对生活独具慧眼的鉴识,更能够体味出他质朴的笔墨语言中形成的阔笔洒脱、大朴不雕、意趣盎然的个人风格。
///
李东星 1970年生于宁夏中卫,祖籍河南宜阳。先后毕业于宁夏银川师范专科学校美术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硕士;研修于中国国家画院高级研修班,师从杜滋龄、梁占岩。曾任《新消息报》美术编辑,现为宁夏书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二级美术师、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宁夏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在“\templets\demo\comments.htm”原来的内容全部删除,插入第三方评论代码,如果不需要评论功能,删除comments.html里面的内容即可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