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关注 > 媒体 >

书法家刘俊京:好字都是临帖临出来的

来源:华夏经典艺术网 编辑:木子 时间:2022-11-24
导读: 泛泛地练字不如精心临帖。书法大家欧阳中石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一语指出临帖的重要性。有人天天写,也很刻苦,坚持了多年,但是进步并不很大。而有的人学书法虽然不是很长,但进步很明显。原因何在?学习书法,公认的最好方法就是坚持临帖。 说到临帖,欧阳中

“泛泛地练字不如精心临帖。”书法大家欧阳中石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一语指出临帖的重要性。有人天天写,也很刻苦,坚持了多年,但是进步并不很大。而有的人学书法虽然不是很长,但进步很明显。原因何在?学习书法,公认的最好方法就是坚持临帖。

说到临帖,欧阳中石的关门弟子,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俊京颇有心得,在临帖方面可以说是得到欧阳中石先生的真传。欧阳中石先生曾亲笔为他写下勉励之言“书本小道,要在属文明义,至于以为艺术乃是余事也。作字必有所宗,宗法既定亦必有己意在焉。望俊京勿为他论所惑。”在欧阳先生的教诲下,刘俊京植根传统,在对古往今来经典碑帖广泛梳理和系统临习,并融入自我意识,寻求有所突破,不断探索自己的艺术之路。

 

临帖到底临什么?人们往往笼统地称其为“临摹”。实际上,“临”与“摹”是两种不同的学书方法。

 

刘俊京自幼拜欧阳中石为师,多年来一直沿着历代书法名家的碑帖学习、钻研、临摹,并进行创新,最终从从历代书法中寻求出了自己所要走的艺术道路,并创作出了别具一格的书法,也给当代书坛增添了新气象,带来了新启发。

刘俊京以帖派见长,行草居多,书体涉猎广泛,真、行、草、隶、篆均有涉及,注重碑帖结合,追求清新高雅、遒丽沉稳、刚健温润、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正是在兼取历代大家的基础上,融入自我意识,寻求有所突破。他的字在吸收古法之精髓,加以融会贯通后,又变换出了新意,逐步形成自己师古不泥、与众不同的风格,飘逸中不失苍劲、大气中透出秀美,其独到的表现和创意,颇见基本功的扎实。

 

就初学者临帖,刘俊京有自己的见解,所谓“临”,就是将字帖“置于案前,观察字的形态、结构、笔划,领会其精神,再下笔仿写,如同“临渊”。“摹”,则是将薄纸蒙在字帖上,随字的大小、线条的粗细而把它描写下来。“临”,容易掌握字帖的笔意,而往往把握不住字的结构位置;而“摹”则易得其结构位置而往往失其精神,二者各有其长。书法讲究“形似而神亦似”,因此,临帖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

刘俊京认为,临帖是每一个学书法者不可缺的功课。如何临帖是学书者都想急于解决的问题。在此之前,首先要弄明白临帖是在临什么。入门学古人的时候,就是要把古人的规矩摆在桌面上,因扫临帖就是学规矩,而不是别的。他同时指出,临帖中要弄点轻重、虚实、浓淡、正敬出来,这些都是微观变化,是情绪化的东西,而宏观的东西不能没有,这是关键,否则就没有从理上去处理它,让人一看就不合规矩。因此外形的东西从理,也就是说,字的外形、结构、笔画的位置等从理,从字理,即中国汉字的字理,反映的是规则和法度;而笔则从书,反映的是趣和味。这是两个原则。

 

临帖要依据自己的心性有所取舍,要有把控。有了自己的喜好以后去关照其他东西,就有了基本坐标。

 

知道临帖要临什么后,接下来就是如何去临。刘俊京进一步指出,训练就是解决如何临的问题,因各人喜好不同,对所临帖子选择不同,但是,无论哪种帖子,拿来后不管如何取舍,训练时要针对所取的东西,形成一种科学的训练模式,要有目的性,用研究分析的方法,去反复实验、继承与巩固。

刘俊京曾言:“博观广取,宗法汉唐”。他强调,学习一种书体,笔画不能单一化,简单化,要找出同一笔画无数种不同写法,加以对比模仿融合提炼,在对比中找出共性与个性,找出同一笔画的不同形态与表现手法。创作时把碑上的字形拿过来,用不同的手法去表现,也就是用古人的字形,但不一定用他的手法,创作中手法决定风格,手法变了风格也就变了,而手法是非常多的。不同的碑其手法不尽一样,如果能把这些碑的手法都掌握,创作时把它们用于同一张作品中,那就是大腕。

 

他告诫初学者,掌握了以上的训练手法,那么过了三年、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都没有人能追得上,因为一直走在前边,都把问题都解决了,而这些问题有的人恐怕一辈子也想不到,所以他只能做个爱好者。因此,对初学者来说,训练就是要有思想性、要有目的性的进行取舍。

刘俊京强调,初学者要想比别人取得更大的成绩,并不是说要比别人加多少倍的劲、花多少倍的钱、用多少倍的时间就行,必须有不同于别人的思想,在这种不同思想和理念的前提下,再选一个不同于别人的方法,确定一个科学的训练模式,然后才会有不同于别人的结果。也就是在用脑子写字而不是用手。

 

刘俊京一直坚信“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他说,书法文化传承,乃是我的一件终身大事,任重而道远。

 

书法是中华文化独特的艺术瑰宝,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刘俊京指出,要传承书法,就必须学会站在古人们的肩上,这就要先学会临帖。当然,临帖要巧临,不一定都通临。临帖是为了掌握书写技巧,从临习的过程中细细品味每个书字的内在神韵,研究字与字之间的变化,提炼出来对自己适合的东西,慢慢把它们变为自己所能灵活掌握,要学会智慧地临帖。

 

对于如何选择碑帖,刘俊京有自己的看法,每个人的性格不同,艺术标准也不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首先要选择自己喜欢、适合自己的碑帖。中国书法的书体繁多,书写风格各异,喜欢哪种书体、哪个流派,就选择哪个方面的字帖。

其次,临帖需下苦功夫。必须在时间上多摸索、多探索,没有任何捷径。如果说没有时间怎么办,那就要钉子精神,要学会挤时间。临帖最能考验一个人的恒心和毅力,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再者,读帖。读内容、读章法、读笔法、读墨法等。读帖一定要仔细看,用心看,多想,多思考,从其异同中总结规律与特点。有些碑帖,我们不一定临,但可以阅读,深刻领会古人书法作品中的韵味,自然会手随眼高,眼使手灵,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最后,由爱好变成动力。书法要抒发性情,表现丰富内涵。欣赏书法不仅是看功力的深厚,看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的精致,更重要的一点是看书者的精神、胸襟、气质、修养。练书法,如炼修养,如炼人生。

 

在刘俊京看来,碑和帖二者相互结合,更加完美。碑是“牛肉”“武器”,刻凿在悬崖和石碑上,是造像;帖是“水果”“美女”,秀逸多姿,赏心悦目。碑帖结合,才能使作品灵动、纤巧而又不失厚重之感。

“从临帖到创作,需要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练好临帖需要心血与汗水作为铺路,使创作变得更完整。”刘俊京指出,“临是学习法帖,汲取营养;创是温习过程,写出自己。只有临习的量积累到了一定的度,才有可能转化提升为创作能力。因此,临帖与创作二者承接有序,要学会边临边创,相互结合,在临帖的过程中,只要慢慢去体悟,才能创作出自己的一番新境界。”

 

刘俊京最后强调,临帖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辈子的事,但人一生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并且临帖会伴随着书家自身艺术水准和审美能力提高而不断发生变化,决定了临帖的复杂性。正如林散之所云:“艺贵参悟”, 也即是学书既要参得进去更要悟得出来,参是手段,悟才是目的。

 

 

艺 术 家 简 介

 

刘俊京,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文联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书画委员会专家。北京东城文联副主席,北京书法家协会主席。北京海淀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四季青书画协会主席,书法师从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

其作品获中国文联“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提名奖,并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八届国展、九届国展,第四届正书展,第八届国际书法交流展,中国书法家五百强展,第十五、十八届中日自作诗书法展,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书法展,“冼夫人杯”书法展,“梁披云杯”等多次书法展中入展;并在中国书协举办的“杏花村汾酒杯”电视大赛获银奖,“三晋杯”公务员书法大赛获铜奖,“复圣杯”“高桓杯”“羲之杯”“皖北煤电杯”大赛中获优秀奖,同时在北京“双鹤E.C杯”电视大赛获一等奖,第九、十届全国文代会代表,并获北京市第三届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奖、北京市文联文艺作品最高奖及北京十佳中青年书法家、北京旅游文化使者等称号。

书法作品随神舟八号上太空并被毛主席纪念堂、中办管理局、国务院管理局、人民大会堂、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文字博物馆等多家机构及海内外广泛收藏。出版有《中国百名书法家——刘俊京卷》《年度水墨——刘俊京》《中国美术家——刘俊京》《刘俊京多体敬录心经》《墨品——刘俊京》《刘俊京养生书画》《人民艺术——刘俊京》等多部专集。多次当选中国文联《神州》等大型期刊封面人物。

责任编辑:木子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在“\templets\demo\comments.htm”原来的内容全部删除,插入第三方评论代码,如果不需要评论功能,删除comments.html里面的内容即可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Www.AdminBuy.Cn 华夏经典艺术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郑重声明:本网站为个人非盈利网站,拒绝一切商业性质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QQ:94904289 津ICP备18001537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