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长青 不忘师恩
2021年12月4日,“松柏精神 艺道长青 纪念一代宗师梁树年先生诞辰110周年杨永安艺术臻品展”将于世纪来美术馆隆重开幕。
我和梁树年先生相识已有30余年,初见梁老的作品是70年代中期在北京大学南侧长征饭庄内看到梁先生画的一幅丈二大画《松青柏翠图》,那挺立的苍松,虬曲的古柏,气势逼人,让我的心灵受到震撼,那时,我就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梁老,并且拜他为师。天不假年,上苍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1992年4月,经徐岳宾先生引见,我有幸拜望了梁树年先生,他非常谦逊和蔼,对我带去的作品大加赞赏,让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1992年5月29日,我再次登门,执弟子之礼,向老师三鞠躬,正式拜师。随后,梁老欣然命笔,画了一幅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意图。那年,梁老81岁了,我43岁,正式成为先生的关门弟子。
杨永安与恩师梁树年先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松柏一直是坚贞、正直、高洁、伟岸的精神象征。“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矣。”(《论语·子罕》)以松柏凌霜傲雪比喻人的高洁品质。梁树年先生爱松,画松,一生以松柏为旨趣,喻志、抒情,留有大量诗作和画作,成为当代中国美术史上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
学习传统中国画,不外因创,即继承和创造两个重要话题。在这方面,梁老传授给弟子两件法宝:一是深师古人;二是广师造化。对于师古人(包括今人),怎样才能做到“深师”?古人讲:“道成而上,艺成而下。”然而道艺不可分离,从艺入手,以道为归。我学画,始于画松,从松枝、松干入手。梁老说:“画松难于画干,松的精神多在于干。松干如龙,柏干如绳。要画出松柏的精神必须要有松柏的奇古气概。”梁老边教边做示范。对于老师的课徒画稿,我格外珍惜,每次回来都认真临写。尔后,梁老结合我的作业,又传授章法布局,写诗填词、平仄对仗、题款押印以至立意构思。梁老常说光学古人的笔墨是远远不够的,要做到师迹又师心,注意学习古人的意境和构思。对于我画的习作,梁老都有点评,优秀的作品题款,题诗,以兹鼓励。多年下来,我由近及远,临写大量今人,古人作品,掌握了山水画的基本套路,笔墨技巧也一步步得到了提高。
杨永安与启功先生
1996年8月29日,与何海霞先生、梁树年先生合影
1999年6月10日,与梁树年先生、田世光先生、刘力上先生合影
对于广师造化,梁老始终坚持饱游饫看式的传统观察创作方法。在注意物性、物理、物态的同时,更重视物之性情、灵性、精神,通过内心体验,以达情景交融、物神相通之境界。“写生要写魂,得魂胜得真。物我相沆瀣,下笔如有神。”这首诗是梁老写生观的高度形象概括。梁老还以80多岁的高龄,外出写生,用自己的艺术实践影响着弟子们。1992年秋,我陪梁老到京北黑山寨写生,那里有一棵千年古松。到了现场,我又是速写又是拍照,忙个不停。可梁老半天不动,静观默察,归来一气呵成,写就了那幅《黑山寨奇松》。上题“京北黑山寨丛山中古寺院内有奇松,壬申秋月同友前往写生,龙蛇蟠曲无从下笔,归来臆造写之成幅。”可我迟迟不敢动笔。后来,我两次跑黑山寨,学着梁老的样子,静观默察,于2000年完成了《盘龙古松》巨幅。梁老还对我的画大加赞赏,称赞我有胆量,写出了盘龙古松的奇姿和气势。随后又在画上补石、点苔、改水。我认为,这是恩师给我最好的千年礼物。梁老黑山寨画松的故事道出了先生写生创作的秘诀。“饱游饫看”式的观察方法实则缩短以至取消了写生与创作的距离。或直接对景创作,或过后离景忆写,这种传统的观察创作方法从一开始就印在我的脑海中并对后来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学画老师的黄山云海图,以宏大的构图,表现黄山烟云变幻,颇得老师的好评:“此幅黄山云海图以形象论,云山掩映,浑然一体,有静有动,颇得自然之趣;以画法论,有笔有墨而不显露笔痕,得自然之妙,堪称佳作耳。癸酉仲秋豆村梁树年。”
先生故去已经16载了,每每感怀,先生的音容笑貌仍在眼前,没有老师的辛勤栽培,就没有我的今天,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愈加强烈,我想只有沿着老师的足迹,不断修炼自己的品格,不断提升画艺,才算是对老师最好的报答吧,师者如斯,先生千古!
杨永安恩师梁树年作品欣赏:
杨永安作品欣赏: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在“\templets\demo\comments.htm”原来的内容全部删除,插入第三方评论代码,如果不需要评论功能,删除comments.html里面的内容即可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