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关注 > 媒体 >

展览预告|氤氲与棱角——当代艺术作品展

来源:华夏经典艺术网 编辑:木子 时间:2025-05-23
导读: 本次展览的作品,既呈现了传承时润物细无声的氤氲,更旨在展现年轻一代所表现出来的棱角。生命因进化方能生生不息,艺术则因传承和突破而不断向前发展。

氤氲与棱角——当代艺术作品展

主办单位

桂林市市委宣传部、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广西油画学会、广西青年美术家协会

桂林市美术家协会

承办单位

桂林市群众艺术馆

桂林市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

协办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桂北油画社

展览策划

蔡富军

学术主持

孟远烘

策展人

梁旭才、李晓峰

展览地址

桂林市秀峰区正阳路7号(桂林市群众艺术馆)

展览时间

2025年5月28日-6月28日

展览前言

在艺术教育逐渐沦为标准化生产的危险边缘,在AI大量生成同质化作品的当下,如何保卫艺术这一人工智能目前尚未能完全占领的净土,并让它能永续流传、发扬光大,是有识之士必须要思考的重大问题。

中国文化延续数千年的师徒口传心授的教育方式,或许是破解这一谜题的不二选择。有人曾说:“没有口传心授就不是中国文化。”苏东坡在忆及文同画竹时也曾说:“真正的传承不在画谱口诀,而在与师同观竹影婆娑时,那会心一笑间流转的永恒灵光。”这种将技艺、心性与文脉熔铸相授,而又充分调动接受者主体能动性的教育智慧,将是治愈当代艺术教育异化的良方。

师者倾囊相授的决非止于技艺,更在于认知艺术、认知世界的心法。本次展览采用师长提名的方式,目的就是在大一统的教育之外,寻找一些特别的样本,希望观者能在相关作品中捕捉到其间的隐秘联系,从而破译艺术的密码,并成为自己能自如运用的心法。

教育的最佳方式是潜移默化,而传承的最大价值在于突破。因此,本次展览的作品,既呈现了传承时润物细无声的氤氲,更旨在展现年轻一代所表现出来的棱角。生命因进化方能生生不息,艺术则因传承和突破而不断向前发展。

观众若是能从展览中阅读到上述要旨,便是读懂我们举办此次展览的初衷了。

文/孟远烘

《美术界》杂志主编、广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参展艺术家

黄菁

谢雄华、曲琳、胥伟

孟远烘

黄恒、陆虹江

文瑶

刘序之、方璇、孔文源、华玉怀、梁琰青

陆宇祥、沈源、唐兰莺、唐勤

王仁丽、余海洋、朱茜茜

任剑

刘思聪、成娇龙、王振宇、王勃舒、董涵

戴增钧

朱天宇、于成、李达、李晓光

段春雷、肖瑶宁

唐雨军、李贺龙、徐喜慧、谢皓旻

张超、王燕苹、黄路丝、于军美

蔡富军

梁旭才、商海溯、刘怡婷

农成宇、王亚利、罗颂嘉

程晓捷

丁婕、何春雷、李翠、刘梦娜、刘泳麟、韦秋秋

肖海霞、熊景辉、戚梦雅、张嘉祺、张奇

王磊

孙昱桐、朱梓铭、张世成、覃继众、李畅

 

平面设计

陈炯仪

自媒体

刘怡婷

执行团队

刘怡婷、农成宇、詹丽丽、韦懿珊、王亚利

宁哲弘、刘良训、陈炯仪、徐丽娜、覃嘉慧

张雨、张洁、朱梦梦、王俊莹、文陈璐、吴嘉恒

责任编辑:木子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在“\templets\demo\comments.htm”原来的内容全部删除,插入第三方评论代码,如果不需要评论功能,删除comments.html里面的内容即可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Www.AdminBuy.Cn 华夏经典艺术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郑重声明:本网站为个人非盈利网站,拒绝一切商业性质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QQ:94904289 举报邮箱:931016373@qq.com 津ICP备18001537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