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关注 > 媒体 >

秦公卓与恩师何海霞先生的师生情缘

来源:华夏经典艺术网 编辑:木子 时间:2024-10-18
导读: 拜师,是传统中国画教学中一种最为直接、最为正式的方式,直接师承,耳提面命,亲聆教诲。正是靠这样的师徒授受、薪火相传,才有了南宗北派的国画脉络和不同风格。

拜师,是传统中国画教学中一种最为直接、最为正式的方式,直接师承,耳提面命,亲聆教诲。正是靠这样的师徒授受、薪火相传,才有了南宗北派的国画脉络和不同风格。因此,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期,师徒相承都是一种主流教育模式,为中国画的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83年秦公卓通过琉璃场鉴定名家周殿侯老先生推荐拜何海霞为师成为先生入室弟子,后又在双榆树小区何海霞寓所举行拜师礼,当时见证人有周殿侯,启功,秦岭云,齐良迟诸先生。提到拜师这里不得不说一下何海霞拜师张大千的故事,当年在北平画坛初露才华的何海霞想拜旅居北平的张大千为师,便托琉璃厂佩文斋裱画店的老板张佩卿代为介绍。1935年春天在北平虎坊桥附近的春华楼正式拜张大千为师。时有北平名士管平湖(画家兼古琴家)、刘北庵(收藏家)等人为见证人,场面颇为隆重。

自古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的书画艺术,在历史上是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代代相传的。师傅画到一定的年龄后,都要寻找接班人,使其技艺后继有人。著名画家秦岭云老先生在给秦公卓书画选的评论里面有详细阐述秦公卓跟老师学习的过程,先生说:著名山水画家何海霞先生曾与我共住双榆树小区近20年,公卓向何先生学习绘画期间,我目睹了公卓学习的真情实况,何老对他的要求非常严格,头十年对他的作品大都是批评,十年后才逐步对之有褒奖之词,并承认是他弟子里面最被看重的,何海霞先生去世后,公卓送的挽联"平生崇艺无俗论,泪写江山 有几人".挂众弟子头一位,何海霞先生灵前摆着公卓献的花篮。

秦公卓从1983年开始一直追随在何海霞老师身边,何老经常带他参加各种活动并把他举荐给在北京画界好友启功,叶浅予等先生,秦公卓虚心求知、聆听教海、脚踏实地的刻苦学习,从何海霞老师的言传身教中汲取营养,提高完善自身。通过对古人、对老师的勤奋探索学习,技艺日臻纯熟。无论写意或工笔、水墨或重彩都能和诸关系,富于变化而随心所欲。更深受何海霞艺术思想风格的陶治与影响,学会去认识自然、师法自然,并从这个过程中,理解了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在老师的感染下,潜心研究了石涛、八大,对“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创作主张,有了真切的体会。

1984年秦公卓跟随恩师登临长城,写生作画,何海霞用青绿山水描绘出《东方巨龙》,并给秦公卓示范青绿画法,他说:“你要多临摹明四家,文(征明)沈(周)唐(寅)仇(英)作品和袁江袁耀作品,特别是在山水画的部分,吴门四家中的沈周与文徵明,是吴派文人画最突出的代表“。1986年秦公卓随何海霞为京西宾馆作《大地一统景秀山》。1992年秦公卓陪同何海霞回陕西探亲,到华山脚下给秦公卓讲诉当年写生心得,并把他介绍给好友贾平凹。1998年一代名家何海霞在北京去世,何海霞治丧委员会委派秦公卓去给启功等各位画界老前辈奔送讣告,秦公卓作为何海霞的入室弟子为先生书写挽联,沉痛哀悼恩师。在恩师去世后的每年秦公卓几乎都要去陕西恩师故地拜访,何继争与夫人亲自接待,当时很多何老生前在北京的情况都是秦公卓口述给他们的,他们既是师兄弟也是多年挚友,何继争先生2020年在西安去世,当时也是秦公卓第一次脑溢血处于康复期,行动不便没有去吊唁,至此两位老人没有见最后一面。

 
责任编辑:木子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在“\templets\demo\comments.htm”原来的内容全部删除,插入第三方评论代码,如果不需要评论功能,删除comments.html里面的内容即可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Www.AdminBuy.Cn 华夏经典艺术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郑重声明:本网站为个人非盈利网站,拒绝一切商业性质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QQ:94904289 举报邮箱:931016373@qq.com 津ICP备18001537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