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列平:关于汉字艺术分类的思考
2005年北京中华世纪坛《汉字世纪——纪念中国现代书法二十周年汉字艺术大展》合影》
汉字艺术概念提出近二十年来,关于汉字艺术的分类我曾在2014年一篇关于汉字艺术概念的文章中简单提到过。当时只是从逻辑分类的角度提出汉字艺术有传统书法,现代书法和其他艺术形态的分类。站在汉字艺术发展近二十年的今天来看这一分类,显然无法满足作为中国先锋艺术的汉字艺术的文化和未来国际地位的需求。因为这一分类并没有凸显汉字艺术作为先锋艺术的文化意义,历史意义和未来发展的意义,只是一种简单的逻辑归类。因此,今天重新讨论汉字艺术分类的问题,建立汉字艺术分类的标准,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及学术意义,对汉字艺术的成长,发展及国际传播具有重大的价值。
2017年4月16日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汉字艺术现代书法及其全球战略推广北大学术研讨会》
汉字艺术分类必须凸显汉字艺术的文化,历史和发展的特点。从汉字艺术形成,发展和在今天及未来所拥有的价值地位,我们必须有一个清楚的理性判断,才可以提出汉字艺术分类的基础依据。为此我们先从汉字艺术分类的历史意义,文化意义和发展前景做一个理性判断:汉字艺术分类的历史意义:中国艺术从古至今沿着两套符号系统展开:一是与世界各国一样的具象符号系统,二是抽象的汉字符号系统。而中国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由汉字符号系统生发出的书法艺术系统成为中国艺术的代表,在近二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奠定了自己的艺术主流地位。同时中国书法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与中国政治变迁的文化需求也有密切的关系,形成了中国书法艺术形态特定的历史发展方式。在近百年民族振兴运动过程中,有很多仁人志士从具象符号系统取法于西方艺术的经验,但都没有找到足以引领中国艺术走向世界的系统。唯有书法在近四十年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开放,中国书法延续了自己历史发展的模式,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融为一体,诞生出与中国改革开放相符合的,足以代表中国向世界作出艺术贡献的全新的汉字艺术系统。汉字艺术发展形成的这一历史现状,是汉字艺术分类标准制定中必须充分考虑的。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从汉字分类系统中看到中国汉字艺术与中国社会发展清晰的历史脉络,这一脉络是从中国书法的历史发展密不可分的,是同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共生共荣的。
2007年11月古干和濮列平于江西景德镇
汉字艺术分类的文化意义:站在今天的视角,汉字艺术的文化意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汉字艺术在传统书法历史发展时期所形成的涉及到政治,审美两大系统的文化。传统书法反映出的这两大系统的文化,都聚焦于汉字书写形成的传统书法中的汉字结构,章法,特别是书法的线性语言所拥有的文化内涵中。二是随着改革开放,中国传统书法经历了现代书法的发生和发展时期,正是这一时期引发了汉字符号在整个艺术系统的展开而诞生的汉字艺术。同时,汉字艺术在新时期所形成的开放包容的新文化是传统的汉字艺术文化同世界优秀艺术文化的结合。汉字艺术所拥有的这种新文化,正好满足了新时期中国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对艺术文化的需求,这一需求的核心指向便是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和合文化,而这一文化也正好在中国汉字艺术形态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所以,汉字艺术分类标准制定也必须充分体现这一文化诉求。使大家通过汉字艺术的分类系统能清楚的了解到汉字艺术在其文化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尊重自身文化特有的发展逻辑,同时又能兼容并包的吸纳世界先进的艺术文化为我所用,而形成自己全新的汉字艺术文化系统。
2017年11月广东东莞玉兰大剧院濮列平、王晓明、王勇《领悟金陵十二金钗》音画互动现场
分类必须符合汉字艺术发展的需求:汉字艺术作为代表中国在新时期向世界做出文化贡献的艺术系统,必须具有国际传播力才可以承担起这一重任。而汉字艺术在传播过程中,特别容易引起传播困难的两个误区是:从事汉字艺术创作必须精通书法;从事汉字艺术创作必须学会汉语。这是汉字艺术传播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但我们在汉字艺术的传播实践中发现尽管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书法是最重要的部分,但没有书法基础和不懂汉语的西方艺术家同样可以轻松的使用汉字创造艺术。就这一问题,我们也必须在汉字艺术分类标准的制定过程中给予足够重视,让汉字艺术分类为汉字艺术传播带来便捷。也就是通过分类要告诉汉字艺术的接受者,从汉字的书法演变而来的艺术体系和使用汉字不需要从书法而来的汉字艺术是并行在两条艺术创作道路上的汉字艺术。懂汉语有书法基础,与不懂汉语没有书法基础的人都可以使用汉字进行艺术创作。
2020年9月安徽黄山《中国汉字艺术教材编委会首届高峰论坛》合影
综上所述,汉字艺术分类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是尊重汉字艺术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从汉字艺术分类中理解汉字艺术与其他艺术的文化差异性和主体性差异性。我们强调的汉字艺术的文化差异性是指汉字符号系统及其相关联的文化系统,汉字艺术的主体差异性是指汉字符号系统所形成的历经二千多年变化发展的书写艺术系统同世界具象符号艺术系统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关于汉字艺术分类基本标准的思考结论为:在汉字艺术创作中,书写汉字与非书写汉字是汉字艺术分类的基本标准。
2018年10月30日,中国美术学院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一带一路”汉字力量—中国汉字水墨国际交流创作人才培养》结业作品首展,在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开幕现场。
制定这样的标准是由汉字书写艺术近二千多年长期发展的文化独特性决定的,汉字书写艺术是全球唯一完整的以书写汉字这一抽象符号形成的艺术系统。虽然书写艺术在世界其他文化版块中也有,但只有汉字书写形成的书法,完成了一个艺术文化系统的体系化建立。这其中包括了:汉字书写的工具文化——中国的椎状毛笔文化;汉字书写的载体文化——中国宣纸文化;汉字书写的材质文化——中国水墨文化,同时形成了汉字书写艺术形态的审美哲学系统。毫无疑问,汉字书写形成的文化是中国艺术文化有别于世界其他文化的独特系统,这一文化系统所带来的审美理念,审美形态与其他艺术形成了系统性互补。将书写这一概念作为汉字艺术的分类标准,强化了汉字艺术的独特性和历史的客观性。同时将汉字艺术的非书写创作部分为独立的部分,强调了这一部分是汉字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与世界其他先进艺术相交融的结果,是汉字艺术在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过程中形成的,以汉字作为表现对象的面向世界的全新艺术系统,将这一部分从汉字艺术中进行分类独立,有助于汉字艺术的国际传播。
2019年11月北京山水美术馆《汉书形意——2019汉字水墨年度邀请展》海报
按这样的分类标准汉字艺术将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书写性汉字艺术,包括传统书法,现代书法和汉字水墨艺术;另一类是非书写性汉字艺术,包含除书写性汉字艺术以外的所有汉字艺术形态。
这是我个人从汉字艺术发展的角度提出的分类意见,在此刊出以求抛砖引玉。
濮列平
2021年1月28日于成都浣花溪畔
濮列平
汉字艺术家、评论家、策划人。
曾任北大资源美术学院汉字艺术系主任。
现任景德镇昌南汉字陶瓷艺术研究中心主任,
北大培文汉字艺术研究中心主任。
1959年生于四川成都。
1999年在成都策划展览“巴蜀点兵:99成都20世纪末中国现代书法回顾展”。
2002年参加英国大英博物馆展览“惊人之笔:现代中国书法艺术”,与古干先生共同提出“汉字艺术”概念。
2004年建立我国首个汉字艺术学科——北大资源美术学院汉字艺术系,并在教育、理论、实践等多方面对“汉字艺术”概念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证和运用。
2009年开始策划汉字艺术未来的全球化推广。
2011年在景德镇成立景德镇昌南汉字陶瓷艺术研究中心。
2017年在北京成立北大培文汉字艺术研究中心。
英国大英博物馆及众多国内外机构和个人对其作品进行了永久性收藏,著有《1985-2016中国现代书法到汉字艺术简史》、《现代书法鉴赏》专著和创办《汉字艺术》杂志,其艺术研究涉及的领域包括:汉字水墨、汉字艺术的陶瓷器、空间、家纺、建筑地砖等设计和艺术指导。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在“\templets\demo\comments.htm”原来的内容全部删除,插入第三方评论代码,如果不需要评论功能,删除comments.html里面的内容即可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